close

  “你可以一眼望穿許多城市的五臟六腑,但你無法看透喀什噶爾那雙迷人的眼睛。”有一位詩人這樣說。喀什噶爾就是新疆喀什。
  日前,記者徜徉喀什街頭,感覺不夠用的是自己的雙眼。尤其是改造一新的老城區,讓人感到欣喜。
  老建築逾百年,改造刻不容緩
  喀什位於新疆西南部,古稱疏勒,是一座有2100多年曆史的邊疆重鎮,是古絲綢之路中國段南、北、中諸道在西端的匯聚點。
  目前保存下來的老街區基本為17世紀前的街區形態,是我國目前惟一一處保存下來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傳統歷史街區。民居大多數是土木、磚木結構的建築,不少已逾百年,甚至數百年。街巷縱橫交錯,最寬處約6米,最窄處不足1.5米,大部分地段機動車無法進入,一旦發生災害,救援很難及時到達。加之老城區排水設施落後,排水乾管堵、跑、冒、滲污水現象時有發生,浸泡導致地基塌陷,而喀什是國家地震局確定的地震高發區之一,危房情勢日漸加劇。
  老城區面積4.25平方公里,位於城市中心區,居住著13萬人口,每平方公里達3.06萬人。人口密度罕見,並且危舊房屋比例很大,保護與改造是唯一的出路。
  2010年8月,《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方案》正式得到國家批覆。確定從2010年起,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老城區28個片區49083戶、507萬平方米危舊房改造。
  一對一設計,幾萬戶人家不重樣
  公示改造方案、拆遷補償、建房補助標準、設計圖紙,多次征求意見;提供外遷安置、自拆自建、自拆統建、統拆統建多種方案;保護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的格局風貌和建築肌理,盡最大可能保持居民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一對一設計”是喀什老城區改造中的亮點之一,也是大膽之舉。在修建、改建的同時,每戶設計都不一樣,由戶主、設計、施工、街道等協商確定。有的建2層,有的3層或4層,內部裝修更是千差萬別,幾萬戶人家竟然幾乎沒有重樣的。
  “由於工作細緻,涉及十幾萬人的拆建工程,沒有一起大的上訪,十分平穩。背後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喀什市乃則爾巴格鎮黨委書記馬春明說。
  走在老街區,原來的窄巷子,現在是8米寬的水泥路,兩邊的房子錯落有致,牆面為土黃色,由黃土、水泥、麥草、化學原料等混合後抹成,既有原始風貌,又堅固持久。
  老房變新居,心情好得很
  走進卡熱·吐爾遜的二層樓,感覺像進了植物園。樓上樓下種滿了無花果、夾竹桃等。卡熱告訴記者:“樓是去年建的,原來是土平房,150平方米,住了15年,條件簡陋。現在改建成了2層樓,水、電、暖、氣,啥都有,很舒服。政府補助了97400多元,自己掏了15萬多元。”
  在老城改造5號片區,塔合提庫力克村支部書記買買提·吐爾遜介紹說:“這條饢特色一條街,去年下半年建成。350米長的街道上,原來有60多戶打饢的。現在道路拓寬了,還有3個小廣場。原來90多個門面,現在有284個。原來門面房每月租金1000元,現在7000元到10000元。老百姓確實得到實惠了。”
  鐵匠鋪街原是一排破舊黑暗的打鐵鋪,改造後這裡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鋪街。貼著民族花紋磚的牆面和裝飾著民族花紋立面的高聳煙囪,講述著鐵匠藝人煙熏火燎的舊時光。
  庫木代爾瓦扎路上,自治區民間藝術傳承人庫爾班江·阿布里米提的樂器製造行比較顯眼,庫爾班江告訴記者:“家裡世代製作民族樂器,到我是第六代。街道改造後,條件更好了。下麵是商店、製作間,上面住人。現在一年純收入五六萬不成問題。我們民間藝人心情好得很。”
  新疆社會科學院院長高建龍說:“城市建設關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為本要體現在細小的環節。喀什老城區改造中,既美化、優化了環境,又保存了傳統老城區的城市風貌、肌理。各族群眾仍如往常一樣穿著鮮亮的傳統服裝喜笑顏開,專心不二地從事自己喜歡的手工藝製作,乾著自己該乾的事,過著早已習慣的日子。”  (原標題:喀什越來越美了(在新疆大地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yitsrks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