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目前,以“民族團結,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正在天山南北如火如荼地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美好情感流淌在各族人民心中。與此同時,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新疆社科院和新疆電視臺承辦的“天山大講堂”也在新疆衛視播出,專家學者以講座的形式,向新疆各族幹部群眾講述新疆歷史沿革、民族宗教演變過程,增進大家對歷史文化的共識、加深對現實問題的認識、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並不斷增強“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和“四個意識”(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現代意識),一起建設我們美好的大家園。
  亞心網從今日起,開設“天山大講堂”專欄,陸續刊發各族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內容。
  □主講人:田衛疆(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第一講遠古時期的新疆
  人們將有文字記錄之前的歷史通稱“史前時期”。迄今為止,新疆地區還未發現公元前2世紀以前的有文字的遺物和相關記錄。但是,從先秦時期開始,我國史籍中已經有一些新疆地區相關的傳聞和記錄。
  一、石器、青銅器和早期鐵器
  史前時期的人類歷史相對有文獻記載的歷史而言,大致可分為石器、青銅器和早期鐵器時代等若干階段,在此之前,人類的發展已經歷了二三百萬年的歷史。受考古工作局限,目前新疆地區史前文明的發現和研討總體上還很薄弱。
  石器時期是人類的童年時代,新疆地區已有的舊石器時期的發現主要是一批在地表採集的石器遺存,其中最早的遺址點是和布克賽爾縣和什托洛蓋駱駝石遺址。2004年,中外考古工作者在和什托洛蓋駱駝石高臺兩側發現一大片地表散佈著打制石器的區域,其分佈面積達20平方公里,地面採集的石器製品有砍砸器、刮削器、薄刃斧和手鎬,其中一種在歐洲流行的名為“勒瓦婁哇”風格的石片和長而規範的石葉,具有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鮮明技術特征,並與我國寧夏水洞溝遺址和交河故城溝西地點的石製品顯示出同樣的風貌。該遺址因為一處形似“駱駝”的雅丹地貌較為醒目,所以被命名為此名。和什托洛蓋駱駝石舊石器遺址是新疆迄今發現的一處最古老的人類活動地點,意義極為重大。
  除此,相關的舊石器文化遺存還見於吐魯番盆地的交河故城溝西臺地、塔什庫爾乾河谷的吉日尕勒,以及阿爾泰山的彩繪洞窟岩畫等。從各地陸續發現的石器遺物的特征分析,至遲在距今約1—2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疆大地已經出現人類活動的跡象,早期新疆北部人群主要從事狩獵採集活動。
  至公元前2000年,新疆地區步入了青銅文明的門檻,其特征是廣泛使用青銅冶煉、銅製工具和銅製兵器,並產生了畜牧業和農業。人們因地制宜,從事不同類型的經濟生活,哈密盆地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青銅器文化遺址、農牧並舉的羅布泊地區的小河遺址,以及天山北部和帕米爾高原以畜牧經濟為特點的青銅器遺址等,來自東西方不同淵源的多種文化並存的雛形已經出現。
  公元前700年到西漢時期,新疆開始進入早期鐵器時代,主要分佈在天山南北的察吾乎、焉不拉克、蘇貝希和伊犁河流域等遺址,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各相鄰文化及與周邊文化之間交流頻繁。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繼續得到發展。新疆成為歐亞大陸東、西兩大文化的交流融匯之地的證據日益增多。
  二、“樓蘭美女”及新疆的“人種”
  說到新疆早期的歷史,就不能不對新疆遠古時期的居民情況有所認識,亦即當時這裡都居住和生活著一些什麼樣的人群?眾所周知,“人種”或“種族”與人們熟知的“民族”,是兩個內涵相異的不同概念。
  史前時期的人群聚落唯有人種之分,並無民族之別。由於新疆所處的特殊位置,尤其是獨特的乾旱環境保存下來諸多的古代乾屍,使這裡成為古代“人種博物館”。在這裡可尋找到各種不同來源的人種類型。
  1980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若羌縣境內羅布泊西北的雅丹臺地的古墓中發現一具成年女屍,據調查披露,該女屍保存較好,深褐色長髮披肩,上身裹粗毛布,下身裹羊皮,頭戴氈帽,帽側插羽毛,隨葬有草編簍、木梳等物。經過對墓地出土毛布和毛皮標本的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880年左右,屬於青銅時代。後來人們經過對這具女屍的複原,就形成了現在人所共知的“樓蘭美女”像。除此,考古工作者曾在樓蘭故城以及附近地區出土數具古人乾屍。樓蘭古屍深目高鼻、頭髮呈黃色,具有原始歐洲人種的典型特征。
  根據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對屬於史前時期的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溝遺址、小河墓地和哈密焉不拉克古墓出土的人骨測量及對古屍容貌的觀察研究表明:這些居民中一部分是歐羅巴人種(白種人),還有一些屬於蒙古人種(黃種人)。並且,東部地區蒙古人種因素多一些,而西部地區歐羅巴人種特征多一些。與此同時,更多的人種形態則呈各人種支系類型混雜或變異特點。例如小河墓地和孔雀河古墓溝的人種學資料證明,至少在青銅時代早期,具有原始歐洲人種成分的居民已經定居在羅布泊地區;哈密市五堡、焉不拉克墓地資料則顯示,大約在距今3000年,哈密地區已經出現了蒙古人種成分的居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疆當地居民里蒙古人種特征更加明顯。
  新疆特殊的地理區位和生態環境,推動東西方兩大人種在新疆地區接觸、融合,使新疆地區在史前時期就已呈現出種族多元、文化各具特色的人文歷史格局。它直接影響到漢代以後乃至現代新疆居民的人種構成類型和基本特點。
  三、周穆王西巡的傳聞
  早在先秦時期,新疆就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北部的“草原絲路”(獨目人)和南部的“玉石之路”很久之前即已暢通。新疆同中原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關係,在《尚書》、《竹書紀年》、《山海經》、《楚辭》等我國先秦時期的漢文古籍里,都有詳略不同的記載。這些傳聞資料真實反映了先秦時期新疆與中原地區之間的交流和聯繫。
  反映先秦時期新疆同中原地區的密切聯繫的相關傳聞記錄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周穆王西巡及其和西王母瑤池相會的故事。
  那麼說到周穆王,據研究,中國曆史上的確有周穆王這個人,他是我國西周時代的第五位皇帝,姬姓,名滿,距今約3000年。至於所謂西王母其人,雖然人們有很多傳聞臆測,眾說紛紜,比較可信的觀點是,她很可能是史書中對於遠古時期的我國西北地區某位少數民族首領的稱呼。
  我們目前對於周穆王西巡的相關記錄,主要見載於戰國時期形成的一部古書《穆天子傳》,這部重要的先秦時期的古籍本身的問世現身就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原來在我國曆史上的魏晉時期,盜墓賊一次偶爾的活動失誤方纔使《穆天子傳》為世人所知。
  根據《穆天子傳》書里所述,周穆王當由宗周(洛陽)出發,游漳水、過雁門、渡黃河,經過燕然山(今杭愛山)至今青海西寧市,然後從柴達木盆地西進塔里木盆地,登昆侖山,與西王母飲宴酬酢。復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飲楚河水,獵於塔拉斯草原,經阿爾泰山南部,渡額爾齊斯河,順“絲綢之路”草原路東進入河套地區,一路經居延海,逾陰山,東歸陝西華縣地。往返25000里,歷時兩年。
  郭沫若先生指出,《穆天子傳》一書的傳神之處就是把當時我國西北地區各族人民以及和中亞地區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通過周穆王西行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因為目前研究表明,周穆王在位時的確曾經發兵西征,討伐西北部族犬戎,但是是否到過新疆及以西地區,還未有可靠的史料依據,所以有人以為,《穆天子傳》里記述的周穆王更像一位冒險西域從事商品交易活動的商賈形象。
  在這支西行的商隊同當地交換的物品中,玉石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在贈予物品里,又以絲織品、布匹為大宗,所以這種以貢賜形式表現出來的西域同中原地區經濟往來的關係似乎還告訴我們:先秦時期東西經濟交往的主要物品還是玉石、絲綢,所以一些人饒有興緻地將早期的“絲綢之路”又稱為“玉石之路”,這的確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我國古籍《山海經》、《尚書大全》、《列子·穆王篇》、《史記·周秦本記》中皆有西王母來朝貢獻玉石的記載。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一座王室墓葬(商王武丁妻子婦好)里,出土有玉器756件,這批年代距今3200餘年的色澤鮮潤的玉器,經專家鑒定,其材料都是新疆軟玉。
  新疆各地諸多考古文物也有力地證實了這一結論,例如人們發現,哈密天山北路文化的陶器大多源於東方系統,如雙耳菱格紋彩陶罐就是甘肅河西走廊地區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的典型器物;陶器上流行的垂帶紋、網格紋、手形紋又與河西走廊的四壩文化陶器接近,可見,早在距今4000年前,馬廠和四壩這兩種甘肅早期文化已經扎根新疆東部的哈密地區。新疆遠離大海,本地不產海菊貝,但是,從哈密天山北路、五堡、焉不拉克墓地,經吐魯番盆地的洋海、和靜的察吾乎溝口,西到羅布泊和洛浦縣山甫拉墓地都普遍出土海貝類製作的裝飾物,如珊瑚珠等,這類海菊貝都源於我國東南沿海。烏魯木齊南山礦區以及阿拉溝等地墓葬里還陸續出土了一些中原地區輸入的漆器、絲綢以及銅鏡等物品。
  西方文獻中很早就有“賽裡斯”的傳聞,“賽裡斯”是“絲”的音譯,後來變成當時人們對於傳輸絲綢到西方的中國人的統稱,說明華夏先民的步履早已進入新疆,新疆各地同中原地區有著源遠流長的交往聯繫。  (原標題:天山大講堂:新疆歷史與民族史講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yitsrks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